找到相关内容138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

    ,他的行为举止却是后世儒家效法的楷模。孔子也正是因此而获得“世界文化名人”的盛誉。   3辩证逻辑   与注重发展、注重有机联系的宇宙观相联系,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比较发达。正如英国著名科学...

    宋志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951914.html
  • 法性

    价值的行为;8。可知的、知识界;9.德行;10。好的行为举止、礼貌的;11。专注、心灵锻炼;12。非存在、非我;13.越矩、违犯戒律、冒犯教团;14.理由、原因。  再没有其他佛教术语比“法”有更多的...这一点是很明白的,无须重覆说明。既然没有所谓的上帝或神,要谈恩典就显得荒谬而令人难以理解。上述的经文乃是从一个人的戒行圆满叙述起。戒指身口行为的约束、导引训练和生活的指南。这必须藉思惟、意志和毅力去...

    罗睺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3653122.html
  • 禅定对生理心理的影响

    松果腺合成分泌一种叫梅拉托宁(melatonin)的荷尔蒙影响人类的行为举止、睡眠、脑部活动及诸如发情、排卵及性成熟等性活动。 当梅拉托宁激发头脑活动时,则性活动则受阻碍。再者,目前科学已...于涅槃有效体系的修行计划。道德习惯(Sila)的培养乃是健康的生理化学逐步建立所凭借的善巧行为的架构。关于和谐的身体及语言活动的生化活动藉此增强,而那些关于恶行的生化活动则呈比例地衰弱。八正道开展的第二...

    Lily de Silva 著 魏善韬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5653200.html
  • 布袋和尚与弥勒信仰的文化转向

    信息是:契此和尚,号长汀子,大概是四明(即奉化)一带的人,但所出氏族和所属寺院不详,常持布袋行乞,其行为举止有类行头陀行的游方僧,也有类狂禅之师,且有神通;他之被奉为慈氏(弥勒之姓)下生,主要源于“...

    府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11362963.html
  • 皈依三宝的意义

    自己的行为举止及起心动念是否符合戒律的规范。  (5)念施:在生活中随时帮助他人,无论是财富还是我们所学到的佛法,只要别人需要,都要设法予以满足。  (6)念天:天人的福报由他们的善行而来,我们想有...觉行圆满;同时,在智慧、道德和行为上,都已经达到彻底的圆满。  法宝是指佛陀所说的教法,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十二部。众生因迷茫所困,无始以来在生死中轮转,不知道生从何来、死往何处?皈依法之后,通过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2863262.html
  • 宗教的日常:对文化的一种观察

    集合(包括倾向、能力、癖好、技艺、习惯、义务感、趋向) ,使其行为举止与经验性质具有一种长期的特征。”宗教在与人类社会心理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自我塑造,而且还塑造了人最重要的本质部分——思想。这样,宗教完成...中,大多数人只是时而涉入其中。”因此,要想对人进行全面了解,我们不仅要研究“宗教中的人”,也必须要研究“日常中的人”。  从视野上说,在可以观察的人的维度中,生活中、日常中的人显得更为清晰,其行为更具...

    蒋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869195.html
  • 四摄法与菩萨道的关系—以《华严经·十地品》为主(上)

    饶益众生故,安乐众生故,怜愍众生故,摄受众生故,不舍众生故,自得觉悟故,令他觉悟故,心不退转故,趣向佛道故。  身为行者昼夜六时当中都应正念现前,行为举止都要能够令众生产生欢喜心、增长福慧,爱语之中...一切恶,断贪、嗔、痴、憍慢等而安住于忍辱柔和之中。  三、利行  利行也就是利益众生的行为,菩萨以身、口、意三业种种善巧方便之善行,利益众生,使其欢喜信受佛法,即是利行。凡利益众生之事,皆尽力而为,以冤...

    印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4369414.html
  • 圣严法师谈心六伦

    的小婴儿,他是没有主宰能力的,那麽心在那里?有的人老了,行为举止返老还童,渐渐失去了主宰能力,那这个心是不是还存在?也有的人说,心就是灵魂,出生时跟着身体一起来,死亡以後跟着死亡一起离开。是不是这样子...道德的。   凡是对於他人、对於团体,对於整体环境有害的行为,都应该要规劝他们不要做;对於团体有帮助、对於环境有益处的事,我们自己要尽力,还要鼓励其他的人一起来做,这就是“心”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4773715.html
  • 李纲与佛教

    情形,此时的李纲19岁,他“抄经”、“供佛”、“宴坐”、“始终佛事”。这些行为举止,一方面是诠释其孝心,寄托对母亲的哀思,为母祈福;另一方面,也反映出李纲在青年时期已开始学习佛教,其虔诚之心表露无遗。...

    夏云侠 闫孟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80474935.html
  • 昌臻法师——八关斋戒浅释

    必然远离,此处必定平安无事。所以,如果能在六斋日精进持斋守戒,那么福报必定增长,灾难必然消除。 四、远离恶道 如果有人行为举止一向不够检点,现在很害怕自己会堕入三恶道,那么就必须受持此斋戒。《十...净行,“非梵行”是不清净的行为,指淫欲。五戒只禁“邪淫”,在家居士夫妻生活,不算犯戒。而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,即是“不淫”。但...

    昌臻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0376299.html